本篇文章838字,读完约2分钟

都说“钱荒”,央行却说“流动性总体合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眼下市场不是总体没钱,而是部分机构“头寸”掉不开,背后的主

都说“钱荒”,央行却说“流动性总体合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现在的市场整体不是没有钱,而是有些机构拿不到“首付”,背后的首要原因是期限的不匹配。

“期限错配”听着是个挺高深的词汇,其实原理不多而杂。

(/h ) )例如,如果你是有交友关系的人,我觉得短期向朋友借钱并不困难。 例如,今天听说向朋友a借了100元,说一个月后还。 钱才一个月,朋友不会问你算利息的。 然后,你拿了这100元,却去银行存了一年的定期存款。 按照现在3.3%的定期存款利率,一年可以拿到3.3元的利息。 钱定期存着,一个月后还朋友a什么? 可能会问。 很简单。 向朋友b借100元也一样。 可以说一个月就还给你。 这样循环下去,如果一年能找到12个朋友,各借给你100元,你就能以零价格获得这100元一年的录用权,并固定获得3.3元的利息。

““钱荒”背后是期限错配”

这样的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短借长贷”,但引起的风险就是"期限错配"。如果我们能够连续问12个朋友借到100元,上述模式自然很理想,但如果当中因为人缘不好,找不到朋友借这100元,那么就没钱还给上一个朋友了,这时候你要么提前银行把定存取出,使3.3元的利息化为乌有,要么就是赖着朋友的钱不换信用打折扣。

““钱荒”背后是期限错配”

眼下,很多银行就是这么干的,当然他们可不会拿100元这么小打小闹,往往是通过几十天至上百天的理财产品低息募集上亿甚至数十亿的资金,然后再以1年甚至更长期高息贷款给公司,只要理财产品到期后还能募集到,如此循环就可获得两者的差价,偶尔周转不上还能靠同业拆借。但是近期由于多家突发事情并且发生占用了额外的资金,原本的如意算盘打破,不少本身头寸富裕的银行一下子没有那么多活钱可用了,能够拆借出来的资金就减少了,对于哪些需要“调头寸”的银行,要么被迫从银行间市场高息拆借资金推高资金利率,要么就被迫违约,这正是眼下“钱荒”的真实写照。

标题:““钱荒”背后是期限错配”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jj/7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