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98字,读完约9分钟

风暴就要来了!7月28日,国家审计署发布消息称,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一石激起千

风暴就要来了!

7月28日,国家审计署发布消息称,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鉴定机构对政府性债务进行鉴定。 一石激起千层浪,首先是资本市场受此影响,隔日暴跌,特别是城投类上市公司普遍大跌。

市场为什么对这一消息如此敏感?去年、前年审计署已连续两次审计了地方债务,这一次有什么不同?审计之后会不会有收紧动作?

“非常严重,不是通常的严重。 》地方融资问题专家北京大岳咨询有限企业总经理金永祥对记者表示,随着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率的下降,目前地方债务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

答案远未到出的时候,各种传言和消息早已接踵而至:上海银监部门在7月26日内部会议上再次要求,各信托企业对比政信合作信托业务的规模进行控制;中央高层已确定表态,要将未来的财政赤字率控制在3%这条“硬杠杠”之内,以防国际评级机构降低中国的评级,引起类似欧债危机的财政风险。

“地方债大审将捅破泡沫:点刹基建融资热”

对此,接近上海银监局的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银监局一点也没有停止信托企业发行的政府融资项目,也没有听说发行过所谓的内部文件。 审计署对地方债务的审查还是以前的政府平台这个部分,包括信托项目,但是对于已经发行的政信项目,是不会通过行政手段马上停止的。 ”

“地方债大审将捅破泡沫:点刹基建融资热”

而对比3%红线一说,本报记者向财政部求证,财政部办公厅信息处人士并未给予确定答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表示,并未听说过这样的政府表态。

暴风雨前夕的战斗

最不明确的时候,传言最多。

7月29日,上海银监局表示,近期没有召开过关于政信合作业务的内部会议,也没有停止过上海信托和华澳信托的相关业务。 上海银监局对本辖区信托企业政信合作工作的监督管理,按银监会的部署和规定执行,目前要求信托企业严格遵守现有规定。

“地方债大审将捅破泡沫:点刹基建融资热”

本报记者7月31日了解到,早前由中信信托发行的4亿元南汇工投贷款集合资金计划,依然在火热发售中,这一信托计划首要用于上海浦东新区南汇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担保方是一家国有大型公司。

在 用益信托网上,记者也发现,据传言,陆家嘴信托发行的上海新城建设3号东滩建设应收账款投资信托计划和中铁信托发行的上海金谊广场装饰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查询信托产品)已在线上市。 据报道,前者因在青岛注册,被青岛银监局主动叫停,但记者咨询了该网站的理财顾问,称如果项目挂在网上,将不会停止销售。

“地方债大审将捅破泡沫:点刹基建融资热”

“上海监管部门对于已经发售的政府信托融资项目,放了就放了,但未来的政信项目审批门槛,必然会提高,对于政府融资项目,以往信托企业和投资者都会认为有政府背书,信誉良好,但是现在看来,当新一轮审计风暴刮起,一旦暴露问题,很可能让现有的政府信托融资项目也会有违约风险。”上海一家信托企业高管李冰(化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地方债大审将捅破泡沫:点刹基建融资热”

上海银监部门匿名人士回答时表示,监管部门此次有意预防性收紧该渠道,实际上存在偿债风险的不是一线城市,而是二三线城市乃至县级市的财政支付能力。

在此前公布的约为15万亿-18万亿的地方债总量中,信托渠道的债务已经占到二成左右,也就是3万亿的规模。如果信托渠道遭冻结,平台融资可能难以为继,基建项目则会失速。

迄今为止,宏观原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截至年末,地方政府性债务率(债务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在84.5%至96.8%之间,但总国债权率)债务占gdp的比例)为24.2%至27.94%

问题是如果最新报道的3%财政赤字红线属实,延伸到地方债务上,警戒线恐怕就要重新考量了。

地方债券吹泡沫

传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滋生传言的土壤。

年审署自1979年以来到年底,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普查,结果显示,到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72万亿元。 这是关于我国地方债务的第一份权威性调查数据。

事实上,地方政府债务的高速扩张始于2009年,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政府出台大规模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地方政府为稳定经济,树立大量融资平台企业对基础设施等每个行业进行投资。

对广西地方债务的比较研究表明,“2004-2008年,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量、全区gdp、组织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20.2%、20.2%”。 政府债务与gdp、财政收入增长率高度一致,但2009年,这三组数据分别为110.9%、7.4%、14.6%,债务增长率大幅超过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率。

“地方债大审将捅破泡沫:点刹基建融资热”

今年全国两会上,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表示,各级政府的负债应该在15万亿至18万亿元。此一数据相比年公布的审计数据增长50%至80%。

不仅如此,记者还在今年上半年观察到财政部多次代理地方政府发行国债。 年财政部代理发行的地方债为3500亿元,比年2500亿的规模增加了40%。 这个数字从2009年开始就是2000亿人。 近5年来,财政部代理发行的地方国债总额为1.2万亿元。

“地方债大审将捅破泡沫:点刹基建融资热”

兴业证券策略团队7月初发布的策略报告《乏味中寻找新颖》认为,债务还在快速扩张。年上半年超过20%的基建投资增速使得地方政府性负债进一步增加,若维持上半年节奏,年末地方债务将达18万亿元,政府总债务将逼近40万亿元。

“地方债大审将捅破泡沫:点刹基建融资热”

广东省社科院“中国是否发生金融危机”项目组研究表明,前期公布的地方债筛查数据因范围和做法等多种因素可能出现误差,项目组远高于实际数据公布的数据。

金永祥表示,地方政府债务最致命的一些不是多和少而是乱,近年来包括信托贷款、融资租赁、bt等政府融资方法不断拓展,而关联的监管措施没有跟上,真实的风险程度难以把握。

另一个混乱是,财政实力越弱的市县级政府债务规模越大。 兴业证券研究报告称,地方融资平台企业70%以上由县级政府设立。 债务快速增长的2009年,广西市县级债务余额1625.3亿元,占债务总额的60.8%,比去年同期增长114.2%。

由于政府性债务首要用于“铁公基”项目,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建设等行业,本身能提供的现金流比较有限。

(/H ) ) )“借款的时候,如果需要现金流的话就找假货现金流,如果需要土地证的话就做假货土地证。 ”金永祥表示,地方政府借新债还旧债的现象相当普遍,有点地方政府在借新债时甚至存在融资造假现象。

“点刹”基建融资热

泡沫吹得很大,总是要破的。

“摸清地方债是此次审计的主要从业,现在没有任何单位和权威人员能说清楚地方债问题,谈处理方案就难了。”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黎友焕对本报记者称。

更何况以地方债为主导的地方政府仍然有扩大投资项目融资的冲动。

“中央财政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出现了财权层层上收、重心上移,事权层层下放、重心下移的局面,导致地方政府财力紧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断增长。”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曾公开表示。

记者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省市级地方政府已制定《地方性政府债务管理办法》或暂行办法,要求市财政部门每半年统一判断本级政府性债务风险。 对于这种地方政府自上而下的自我监督能起到多大的风险防范作用,金永祥表示不乐观。 他认为地方政府迅速发展经济的动力远远大于控制债务风险的压力。

“地方债大审将捅破泡沫:点刹基建融资热”

湖北财政与快速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志勇则认为,实际上要评价地方政府性债务需要多维度的指标拆析,并相应树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据记者了解,目前学术界对地方债务比较认同的指标数据是,负债率不得超过10%,债务率不得超过100%,偿债率不得超过15%。

“地方债大审将捅破泡沫:点刹基建融资热”

目前,审计署已是第三次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进行鉴定,被视为落实今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完善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措施的重要一步。 是如何完善,是调查缺乏陷阱,还是强制压迫,过程决定了结果。

事实上,在经过今年第一季度政府信托融资火热之后,在6月份,基建信托融资的总量就已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用益信托从业室研究员王利称,6 月份在“钱荒”的背景下,集合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双双回落;并且,信托领域也面临着兑付问题以及券商资管等部门的竞争压力。

“地方债大审将捅破泡沫:点刹基建融资热”

但是,在6月成立的集体产品投资行业中,房地产信托和基础设施信托排名第一、第二,这意味着政府信托融资过去有了爆炸性的增长。

“今年以来房地产信托一直是首要的业务之一,当银信渠道对房地产开发商暂停之后,一季度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奠定了房地产信托恢复增长的基调,尤其是‘国五条’中有被视为利好房地产开放的文案。不论是房地产还是基建项目,这其中必然包括政府和国企的身影。”王利称。

“地方债大审将捅破泡沫:点刹基建融资热”

但是,关于此次考核对经济的影响,申银万国报告称,由于这将进一步受到限制,短期经济增长率将下降,流动性重视度将上升,地方政府融资溢价将上升。 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正面的。

兴业证券也发报告指出,在此次审计风暴中,地方基建投资的能力将受制约,并可能引起局部债务风险,引起地方政府中的高负债个人面临债务风险,甚至阶段性引起信用风险。

风暴已经开始了。记者获悉的消息显示,此次审计结果数据,最快要在10月份才会公布。(.华.夏.时.报. 吴.建.华 .胡.金.华)

标题:“地方债大审将捅破泡沫:点刹基建融资热”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jj/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