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8字,读完约4分钟

拜节点效应所赐,8月末的银行理财产品量率有所抬头,收益率的高低又再度刺激理财者的神经。从披露的数据看,几乎全部的理财产品

拜节点效应所赐,8月末的银行理财产品量率有所抬头,收益率的高低又再度刺激理财者的神经。从披露的数据看,几乎全部的理财产品都兑现了收益承诺,也给人带来了“零风险”的评估。那么,银行如期兑现最高收益率,这到底是实事求是,还是存在主观错觉?从今年已披露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情况看,各家银行交出的成绩单看“起来很美”,不仅有逾500款达到6%及以上超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而且每月达到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的比例,往往超过98%。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份披露到期收益数据的2629款理财产品中,仅有4款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这意味着达标率已经接近“999黄金”的纯度了。

“今年来近百款银行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率”

建行的财务客户经理告诉南都记者,主流银行理财商品有保本和非保本之分,但并不绝对承诺收益率,尤其是用产品证书保证收益,但最终基本都是按照预期“嵌入”的 这也是因为和顾客“心里没有约定”。

业内人士提醒,这些亮丽的统计数据背后,却存在披露不充分的事实。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本月10日至16日的一周有651款产品到期,其中只有227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除了4款结构性产品到期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外,其余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均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

“今年来近百款银行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率”

据记者观察,将统计数字扩大到7月整体后,共有2629件披露到期收益情况,但本月到期的产品近3800件,披露比例仅为69.24%,仍有3成的财产技术商品披露到期收益 “这么多产品的公开不充分,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水分,给投资者带来零风险的错觉。 ”资产管理专家警告说,如果投资者仅靠这些来拆解对财富技术商品的高收益和安全的评价,就很容易遭遇风险。

“今年来近百款银行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率”

如果把整个统计范围扩大到上半年,可能会更显客观。银率网数据库统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底,到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共计20656款,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为14871款。其中10款产品超出预期收益率;在已披露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93款产品未达预期收益率,7款产品实际收益为零,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产品首要是结构性产品和少量信托类产品。

“今年来近百款银行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率”

市场透视

理财产品新闻透明化仍有改进空间

事实上,新闻公开缺乏及时性和完整性,一直受到外界的诟病。 业内研究人员吴濂江认为,商业银行理财商品新闻发布不完全,一是商业银行没有建立到期产品新闻发布平台,也有可能是商业银行没有对外发布产品到期新闻。 另一种情况是,商业银行的新闻发布延迟,未能及时发布过期的产品新闻。

“今年来近百款银行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率”

在吴泞江看来,根据市场情况来看,虽然有部分产品没公布到期新闻,但估计这部分产品绝大多数也是实现了预期收益率的,而结构性产品则可能会出现达不到预期最高收益的情况。

记者注意到,监管层近年来也加强了披露工作。 早些时候银监会曾表示:“所有个人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都要进行比较,产品相关的事前、事件中、事后的新闻要在总行的官网上充分披露。 个人银行客户和银行另有约定的除外”。 今年7月上线的“全国银行领域理财新闻登记系统”也是为了应对银行理财商品新闻披露不规范、不完善的问题。

“今年来近百款银行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率”

对此,有理财师建议,从现状来看,与公众希望的全面透明还有一定距离,银行在理财产品新闻透明化上还有改进空间。而对于理财投资者来讲,要不使只看到已披露到期收益的产品的数据,从而产生理财产品片面评估。不仅如此,在购买时问清楚收钱情况,不少银行的理财产品在赎回结算时会根据理财产品收益情况收取各种杂费,预期年化收益率并不代表最终收益。

标题:“今年来近百款银行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率”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jj/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