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8字,读完约3分钟
理财产品基金化对风险防范要求更高/cfp除了代销产品,银行以前传下来的理财产品基本上是给出一个相对固定的预期收益率,即类存款理
理财产品基金化对风险防范要求更高/cfp
除 代销产品外,银行以前流传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提供一定的预期收益率,即类存款理财产品。 然而,随着近期一些银行创新产品的出现,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呈现出基金化雏形。 也就是说,分享风险,分享收益,通过银行最终的投资结果来明确财富科技商品的实际收益。
理财收益可以不明确
上海农商银行近日发行的“鑫意理财福通902期”产品备受业界关注。 该产品在投资方面没有新意,但其收益结构比较特殊——该产品期限为一年,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收益率为4.50 %~5.40%,相对于年化收益率超过5.40 %的收益部分,客户
无独具偶,招商银行于7月末发行的“招银进宝之日益月鑫”系列产品(包括14天、21天、30天、60天、90天、180天款),并没有公布预期收益率,而是约定扣除关联费用后,“投资者可获得按照招商银行公布的理财计划到期年化收益率计算所得的理财收益”,这事实上是由最终的投资结果明确理财产品的收益,凸显资产管理的味道。
从 类存款转为代建理财
一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就很少采用“浮动管理报酬”,即便采用,也仅限于证券投资类产品或其它代销类产品。而上海农商银行以及招行的这两款产品的投资对象基本上都是“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其投资对象决策了其自身是一款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以往,银行一般只为这类产品支付一个固定的收益,超额收益由银行独享,相应的风险多数也由银行承担。
普益富研究员范杰认为,这些产品出现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市场解读的银行让利,而在于财富科技商品设计思路的变化。 从类存款的构想转移到真正的代理理财构想。
近年来,领域内部一直将基金化作为银行理财快速发展的方向,但在实务上,却不太容易有突破。范杰表示,摒弃类存款运作实际上就是基金化的初始,而上述两款产品已经开始将产品的价值与收益率联系起来,可以看作是净值管理的开端,尤其是“日益月鑫系列”产品,将扣除费用后的利得所有返还投资者,基于净值明确收益率的优势更加突出。
关注这类产品的三大风险
现在投资者最在乎的是,如果没有了预期收益率,那有什么能保证自己的投资收益,投资者又该怎么去看待这类理财产品的风险呢?理财产品的风险一般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市场风险,也就是价钱波动的风险,第二,流动性风险,也就是理财产品期限和标的产品期限不同导致的风险,第三,操作风险,即银行由于自身内部控制不当引发的风险。
范杰认为,市场风险会体现在投资标的类别上,投资者可以通过鉴别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来规避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和银行的管理能力直接关联,投资者可以通过银行的过往业绩、资产管理规模、业务的规范性等方面推断银行的管理能力,从而评估该银行的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标题:“银行理财现基金化雏形”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jj/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