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7字,读完约3分钟

从年初的1660美元/盎司到目前1400美元/盎司上下震荡,国际金价的“跌跌不休”已经宣告了黄金牛市“盛宴”告一段落。不

从年初的1660美元/盎司到目前1400美元/盎司上下震荡,国际金价的“跌跌不休”已经宣告了黄金牛市“盛宴”告一段落。不过,商业银行发行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的热情却并未消失。最近,某银行并且推出了看涨型和看跌型理财产品。看跌型产品规定若黄金的期末价钱小于或等于其初始价钱,到期时投资者将获得6.5%的年化收益率,若黄金的期末价钱大于其初始价钱投资者的到期收益率将为零。看涨型则正好相反。

“黄金理财产品为何屡屡出现“双胞胎”?”

同是银行,而且我们推出涨价,我们降价的产品。 这种现象最近在许多银行也上演,被称为“双胞胎”产品。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银行是黄金财富技术商品的发行者,面对黄金走势,自己无法进行评估。 然后,发行空两种“双胞胎”产品,“挥手掌柜”,顾客能否获得预期的收益,都将在很大程度上由冲突带动。

比如今年4月下旬,我市一家股份制银行就曾并且发行两款黄金理财产品,分别为看涨型和看跌型。5月23日产品到期时,看跌型产品实际年化收益率为5%,顾客购买5万元理财产品可获得收益205元;而看涨型产品收益率只有0.5%,相同投资本金只能获得20.5元的收益。一旦投资者押错方向,投资收益将大大缩水。如果投资者两款产品都买,相当于自己玩起了对冲,固然不会有什么损失,可收益也谈不上,几乎就是白玩。但对发行产品的银行则不然,不论投资者的收益怎么,年化0.3%的销售费用都会让银行旱涝保收。

“黄金理财产品为何屡屡出现“双胞胎”?”

银行这种方法引起了投资者的怀疑。 “看起来给了我们投资者很多选择,但实际上是个难题。 在哪里能预测未来黄金价格的动向? ”孙先生认为,作为普通投资者不了解黄金等专业的投资市场,通过购买财富科技商品请银行理财专家投资,银行发行这种矛盾对立的“双胞胎”产品,很难体现银行的专业投资管理能力

“黄金理财产品为何屡屡出现“双胞胎”?”

银行则有自己的说法。某股份制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表示,结构性产品挂钩标的所涉及的金融工具广泛而多而杂,受市场因素影响明显,波动性较大。银行只负责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设计,最终的购买选择,还取决于投资者自身的评估。

“黄金理财产品为何屡屡出现“双胞胎”?”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银行并且发行看涨和看跌产品,有利于银行产品风险管理,但却容易给普通的黄金投资者造成困惑,长此以往,不利于建立银行的专业企业形象。因为此,这类产品更适合对黄金投资有一定经验并具备专业信息,且风险承受能力强的投资者,普通的投资者对这类“双胞胎”产品应持谨慎态度。

标题:“黄金理财产品为何屡屡出现“双胞胎”?”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jj/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