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5字,读完约3分钟
刚刚过去的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坐上了“火箭”一飞冲天。市民怎么甄别和挑选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业内人士建议,市民
刚刚过去的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坐上了“火箭”一飞冲天。市民怎么甄别和挑选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业内人士建议,市民买理财产品不仅要盯高收益,还需要注意风险。
预期收益率上升
“最近,我手机上收到很多银行理财产品新闻,预期收益6%以上的理财产品比比皆是,最高的甚至可达8%。”经常购买理财产品的周先生说,“此前,我在一家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左右,而这家银行近期推出的理财产品,多数预期年化收益率都超过了5%,高的甚至还有6%以上的。搞得我都不知道怎么着手了。”
“我们银行今天发行的33天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万到5%,100万到6%……”昨天,在某国有银行的网点,顾客经理为市民介绍产品。 “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所有同事都意识到取消了假期,全力完成了半年的考核任务。 ”
年化收益率收益率
“许多投资者对财富技术商品的年化收益率有误解,认为年化收益率是收益率,但这是不正确的。 ”交通资产管理经理聂表示,年收益率是投资一年实际收益的比率。 年化收益率只是将现在的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等)换算成成年收益率进行计算,而不是实际取得的收益率。 例如,年化收益率为5%的30天购买财物科技商品10万元,实际可领取的利息为100000×5%×30÷365,约为410.95元,而不是100000×5%=5000元。
看懂银行的“小聪明”
理财产品很早就开始卖了,但提供信息的日子还很远,投资者说:“这是银行的小把戏。” 例如,重庆一家银行推出了高收益的财富科技商品,于6月25日开始上市,但开始日期为7月5日。 这意味着,如果6月25日购买这个产品,资金将白白躺在账户上11天。 这11天,投资者只能获得普通利息,但对银行来说是真正的存款基础。
招商银行理财经理陈女士提醒市民,在选购理财产品时需要注意募集期、起息日和到账日。“近期,很多银行发售高收益理财产品是为了应对6月30日的银行年中考核,很多产品跨月发行,起息日基本上都在7月1日或以后。这对投资者来说,募集期过长将拉低资金的实际收益水平。”陈女士说。
别忘了投资理财可以防范风险
民生银行顾客经理刘先生提醒市民,银行理财产品也有风险。首要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者不能单纯地相信预期收益率的数字,一定要了解所购买产品的投资方向、投资风险,做好风险判断;二是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短期理财产品首要存在资金投向、投资比例不确定的风险,这点尤其需要注意。比如,某银行的一款预期收益率为6%的60天期限产品,其投资范围一窥证明为“同业存款等符合监管机构要求的其他投资工具”,遇到这种含糊不清的证明,投资者最好问个明白。
“另外,也有预计32天内年化收益率将从6.2%变为6.4%的财富科技商品,其产品证明‘投资货币市场,同业存款比率为20%至100%,其他资产不超过50 %’,并 这意味着其他资产的实际投资比例最多为70%或最低为0%,如果70%投入到信托等高风险资产中,该产品的潜在风险依然很高。 ”。 刘先生说。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相对于投向产业等行业的信托等高风险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还是要小一点,也是可控的。
标题:“收益节节攀升 买理财产品要看懂银行的小聪明”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jj/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