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0字,读完约5分钟

表示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22%的银行理财商品摆在你面前,你不心动吗? 尽管你直截了当地说,好奇心通常会驱使你明白什么产品这么不可思议。

据银行网统计,近期多家外资银行将推出一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预计最高年化收益率将达到11.5%~22%的这些高收益产品都是结构性的理财产品。

两年前,结构性财富科技商品不断遭遇零收益、负收益的不自然; 但是,在去年到期的理财产品中,收益率前10位的大部分是结构性理财产品。 看好股市前景,外资银行将再次集体上市结构性财富科技商品。 面对高收益的诱惑,投资者何去何从?

“结构性产品“去妖魔化”预期收益率22%你敢买吗”

结构性产品因高收益而正名

收益为零、负、金融危机爆发期间,这类词语经常出现在结构性财富技术商品的相关报道中。 那时,结构性产品似乎成了“吞噬财富的恶魔”。 时过境迁,结构性产品去年的业绩,仍在努力推翻人们的印象,即尽管许多结构性产品出现了零收益或负收益,但实现了最高预期收益率的结构性产品仍在成为主流。

“结构性产品“去妖魔化”预期收益率22%你敢买吗”

据普益富统计,年恒生银行(中国)公布到期收益率的363种理财产品中,358种实现了预期收益率,均为结构性理财产品。 根据银行利率网迄今为止的统计,年收益率排名前10位的财富科技商品中,实际年化收益率在12%~16%之间,其中大部分是结构性财富科技商品。

“结构性产品“去妖魔化”预期收益率22%你敢买吗”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可能不知道这种不可预测的结构性财富技术商品是什么。 结构性财富技术商品的收益与标的物及特定一段时间后的走势或定位相关,是一种游戏型产品,是产品的主要关联汇率、利率、股票、指数、基金、商品价格等,主战场是股票和大宗商品。 结构性财富技术商品的收益率一般依赖于挂钩的表现。 如果产品评价得当,投资者可以在保本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利润; 但是,如果评价有误,可能会获得最低利润、零利润或部分保本。 当然,这都是根据产品协议事先约定的。

“结构性产品“去妖魔化”预期收益率22%你敢买吗”

股市利润刺激结构性产品

成都商报记者在银率网最新统计中发现,近期有4家外资银行意外推出了股票或基金挂钩的结构性财富科技商品。

例如,预期年化收益最高的是明星展银行发行的浮动收益1年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22%,挂钩的目标是spdr黄金基金。 根据该产品的证书,该产品根据注意期内基金的涨幅决定收益率。 如果该基金在提醒期内的涨幅未超过20%,则按最终市场结束日的涨幅按公式计算收益,理论上可获得22%的最高年化收益。 如果该基金在提醒期内的任一天涨幅超过20%,将获得5%的年化收益如果该基金在提醒期内涨幅未超过20%,但最终关闭市场的日期在初始价格以下,则收益为零。

“结构性产品“去妖魔化”预期收益率22%你敢买吗”

另外,汇丰、东亚和法兴银行将推出最高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2%、14.5%、11.5%的结构性财富商品,均与股市相关。 例如汇丰的产品连结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航运领域的3只股票,法兴银行的产品连结香港恒生指数、台湾加权指数、msci新加坡自由流动股指数的表现。 具体分析几个产品可以发现,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如果产品相关的股价指数,如恒生指数、加权指数等以一定的幅度上升,投资者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利润。

“结构性产品“去妖魔化”预期收益率22%你敢买吗”

分析师认为,与股价指数挂钩的结构性财富技术商品已成为近期市场的主要产品,其原因在于股市的前景。 汇丰最新季度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全球基金经理对相关地区股票今年一季度表现最乐观,56%的受访者表示将增持股票。 根据这次调查,超过一成的基金经理将对相关地区股票的前景从中立转移到了增资上。

“结构性产品“去妖魔化”预期收益率22%你敢买吗”

不买吗? 看自己能不能承受风险

资本的便利性在面临高收益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动,但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适合购买结构性的财富技术商品。 去年到期的收益率排名前10位的产品大部分是结构性财富技术商品,除此之外,在去年上市到期的收益率排名前10位的财富技术商品中,是按银行发售的结构性财富技术商品。

“结构性产品“去妖魔化”预期收益率22%你敢买吗”

什么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盲目购买结构性的财富技术商品,可能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民生银行成都分行理财师认为,在选择结构性的理财产品时,首先应该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否与产品的风险等级一致。 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对挂钩目标非常了解的结构性财富技术商品。 投资者必须明确了解结构性财富技术商品最差时的收益状况,以及该产品要获得预期收益率必须满足的条件。

“结构性产品“去妖魔化”预期收益率22%你敢买吗”

“一般来说,结构化产品的证书会列出某些情况下可能的收益率。 投资者在出现最坏的情况时,必须在购买自己是否能接受之前考虑。 如果一两年后产品收益为零也可以接受的话,可以考虑购买。 ’这位理财师说。 成都商报记者吴宇宸

标题:“结构性产品“去妖魔化”预期收益率22%你敢买吗”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jj/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