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7字,读完约5分钟
8月5日起实施,市场化改革启动继银行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后,寿险市场的费率市场化改革也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昨日,保监会召开
8月5日开始实施,市场化改革开始
继银行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后,寿险市场的费率市场化改革也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昨日,保监会召开信息通气会,宣布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正式启动,新的费率政策将从8月5日起正式实施,普通人身险产品已执行了14年的2.5%预定利率限制将正式取消。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普通人身险产品市场占比不足10%,松绑后对市场实际影响有限,也不太容易出现保险产品之间的价钱之战。
2.5%预定利率限制执行14年
1999年至今,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一直被限定不得超过年复利2.5%,但随着近年来利率环境的起伏变化,寿险利率显然已经比存款利率低得多。
预定利率是指根据对保险公司未来资金运用收益率的预测,为保单假设的年收益率,即客户获得的收益率。 1999年之前,由于央行多次降息,保险企业多使用高预定利率,承担了沉重的“利差损”负担。 保监会于1999年将寿险预定利率上限紧急调整为2.5%。 防止了保险公司因预定利率过高而导致利差损失。 但2007年7月,由于央行再次加息,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首次超过保险产品2.5%的预定利率上限,但这一限制并未取消,保险企业人身保险产品未能灵活定价和产品创新。
年7月,保监会曾就拟定的寿险费率改革方案向各市场主体征求意见,但最终未能推进。今年初,关于启动寿险费率改革的呼声再起,保监会也向保险企业进行了内部意见征求。昨日,保监会宣布,经国务院批准,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正式启动,从8月5日起,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由保险企业按照审慎大体上自行决策,不再执行2.5%的上限限制。这也意味着已执行了14年的2.5%预定利率限制就此退出。
责任准备金判断率基准确定
值得观察的是,根据保监会方面的解读,本次费率政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放开前端、管住后端,即前端的产品预定利率由保险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明确;后端的准备金判断利率由监管部门根据“一篮子资产”的收益率和长时间国债到期收益率等因素综合明确,通过后端影响和调控前端合理定价。
因此,保监会此次除放开2.5%的利率限制外,还确定了法定责任准备金判断利率标准,加强准备金和偿付能力监管约束,防范经营风险。 根据方案,改革后新发行的普通型人身保险凭证认定,法定责任准备金利率不得超过保单预定利率和3.5%中的较小者。
此外,保监会并且出台了关联配套政策,一是对国家政策鼓励快速发展的养老业务实施差别化的准备金判断利率,允许养老年金等业务的准备金判断利率最高上浮15%,支持快速发展养老保险业务。二是适当降低长时间人身保险业务中风险保额关联的最低资本要求,鼓励和支持快速发展风险保障业务。预计将释放寿险领域资本占用约200亿元,释放的资本可支持快速发展新业务4000亿元。
的影响
寿险价钱战难展开
尽管2.5 %的普通人身保险预定利率限制放开了,但寿险企业有着更灵活的定价空之间。 但是,业界普遍认为,保险企业由此展开价格战的可能性不高。
“目前,普通人寿险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比不足10%,因为此预定利率松绑后的市场影响不会太大。”业内人士认为,此外,目前的投资环境并不支持预定利率大幅上调。由于还存在降息可能,预定利率上调将显着挤压保险企业运营的灵活性和盈利空间,上调难以获得支持。有券商的研究报告就显示,基于当前保监会偿付能力150%的红线,只放开定价利率并不放开判断利率(3.5%)的情况下,预计上限在3.5%左右调整。而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支持,因为法定准备金判断率标准在3.5%,因为此即使处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吸引投保人的需要,保险企业可能将参照保监会设定的3.5%的判断利率上限,不会超过这一指标。
放松普通人身保险只是第一步
对于保监会选择此时改革,业内已经有所准备,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就认为,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当前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已逐渐成熟。
而事实上,目前放开普通寿险预定利率限制,只是寿险费率市场改革的第一步。根据今年3月份曾在保险企业内部征求意见的改革方案,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将分四步走:第一步,试点阶段先从普通人身险产品开始;第二步,配合税收递延养老保险等项目开展区域性试点;第三步,综合判断市场反应和风险情况适时开展企业层面试点;最后,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实现费率管制的全面放开。
标题:“寿险费率告别2.5%上限时代 价钱战难展开”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jj/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