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47字,读完约6分钟

银行理财产品:警惕高预期收益下的兑付风险最近一段时间,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和预期收益率一

银行理财产品:警惕高预期收益下的兑付风险

近来,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理财商品发行量和预期收益率一直很突出,高收益理财商品的发行已经成为中小银行处理自身流动性紧张问题、吸引资金的利器。 那么,这些期望收益较高的财富科技商品的有效期如何呢? 是不是越看越“美”? 300多种财富科技商品没有获得意想不到的利润

“超300款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 须警惕兑付风险”

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共有26773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其中12707款理财产品缺少收益资料,占比达47.46%。除尚未披露收益情况的产品外,共有334款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未达到产品发行时的预期收益率,占期内到期的所有银行理财产品总数的比重为1.25%。

“超300款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 须警惕兑付风险”

数据显示,年前7月,兴业银行有100种财富科技商品未达到发行前向投资者承诺的预期收益水平,其问题产品所占比例为12.18%。 另外,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南商(中国)银行、广东华兴银行、上海银行也分别有24项、21项、16项、10项产品未达到预期收益,因此排名问题排行榜前列。

“超300款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 须警惕兑付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与大型银行相比,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对资金的渴求更为突出,因为此以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来吸引顾客和资金的情况更为普遍。据有关媒体报道,南京银行上半年年化预期收益超过4.5%的产品占比达到70%,渤海银行预期收益超过4.5%的产品占比更是达到73%。

“超300款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 须警惕兑付风险”

但是,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不相同。 现实中,因意想不到的收益和损失而引起的理财纠纷屡见不鲜,成为导致银行和顾客之间矛盾的首要问题。

“银行理财产品包括保本型和非保本型。在实际运作中,即使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按照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银行必需尽职尽责履行风险揭示与告知义务,不仅要对投资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审核,而且要将投资项目风险的存在方法、概率及防范措施等确定无误地告知顾客;并且,银行还应对顾客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判断,对产品风险度与顾客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适合度检测,以便于顾客及时全面地了解和认识风险。但是,在现实操作中,银行间执行制度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营销推广专员在向顾客营销理财产品时履职不到位,要么不主动陈述,要么含糊带过,过于片面强调预期收益,甚至口头承诺保本保收益,造成银行理财产品功能异化和顾客认识歧义,不利于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有序规范快速发展。”中国农业银行个体金融部副总经理李国峰表示。

“超300款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 须警惕兑付风险”

警惕兑换风险

今年前7个月,从实现很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看,仍是中小银行占了多数。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在504款到期实现高收益率(6.00%及以上)的产品中,股份制银行发行308款,国有商业银行发行110款,城商行发行73款,外资银行发行21款,农商行发行12款。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各类型银行均有到期实现高收益率的产品,但是股份制银行占了绝对特点,产品占比接近60%。

“超300款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 须警惕兑付风险”

“从目前财富科技商品快速发展的特点分析,高收益银行一般有以下情况。 第一,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规模比例较高,这类银行主要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快速发展的城商行。 第二,需要通过提高价格来吸引投资者,这类银行多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的城商行和农商行;第三,通过收益结构的设计,使投资者获得更高的风险溢价。 这样的银行多指以结构性产品为中心的外资银行。 ”普益富研究员叶林峰告诉记者。

“超300款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 须警惕兑付风险”

那么,这些银行是怎么实现理财产品的高收益?这其中是否蕴藏着兑付风险呢?

“近两年来,短期财富技术商品的预期收益有上升的趋势。 从银行理财产品有限的金融投资品种来看,确实期限短,要找到收益高的投资对象不容易。 为了实现短期财科技商品的高收益化,众多商业银行首要的是投资管理通过资金池管理发行的众多财科技商品。 也就是说,财科技商品投资的目标投资期限与产品自身的投资期限不一致。 例如,多种短期财富科技商品投资于信托项目和国债等具有长期属性的金融产品。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经理说。

“超300款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 须警惕兑付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理财产品投资标的期限错配问题必然会暴露流动性风险,而“资产池”管理模式下投资风险的骤升同样会对商业银行带来经营风险,风险积聚到何时才会对商业银行带来实质性伤害,可能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一旦发生兑换危机,银行很可能用利润来弥补。 也就是说,财科技商品的高收益不是通过提高资产侧的收益率来支撑,而是依赖银行来牺牲利润。 ’一位城市商行的人坦白了。

对此专家提醒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如果自身对资金的短期流动性要求不高,应尽可能购买期限时间长的产品,在时间长的时间段内锁定高投资收益。

固定收益类产品面临转型

采访中多位银领域人士表示,随着金融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更多的革新金融工具的出现将使得银行理财产品逐渐脱离当前揽储工具的角色,以预期收益率为主的发行形式也将发生改变。

目前,主要银行面向普通大众发行的理财产品以预期收益率的形式发行,对货币、债市等风险较低的市场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参照。 从一般投资者的角度来看,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已经被赋予了银行自身的信用。 因为,这种银行理财产品被许多投资者视为高利率的“存款”。

“超300款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 须警惕兑付风险”

“未来的银行理财产品将从当前的固定收益类型朝向资产证券化、结构性等多方向演进。以结构性产品为例,这些产品投资范围广、设计形式多样,迎合了顾客的多样性投资诉求,在保障部分或所有本金安全的基础上,将通过挂钩衍生产品使得投资者有机会投资于高收益、高风险的行业。结构性产品与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区别还在于投资者对于结构性产品挂钩标的的走势评估促使其成为一项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基于挂钩标的走势的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投资者最终的收益实现情况。最后,投资者还可以将结构性产品作为资产组合的一部分,通过树立多样的资产组合提高其整体收益的稳定性,降低单个资产带来的风险。”叶林峰表示。

标题:“超300款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 须警惕兑付风险”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jj/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