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3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沈梦雪在3月cpi公布后,与2月相比只反弹了百分之几,但很快就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 如何保护钱包战胜cpi仍然是人们不懈努力的目标。 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普遍下降,股市行情也低迷。 然而,在这样的行情之下,近期市场出现了预期收益率亮眼的财富科技商品,部分预期收益达到22%。 这样的产品足够胜过cpi,绝对吸引人。 但是,理财师警告说,这类产品大多是结构性的财富技术商品,设计多而杂,会投高收益来吸引顾客,但实际完成的比较少。 因为这笔投资需要观察风险。
结构性财产技术商品“卷土重来”
两年前,结构型财富科技商品持续遭受零收益、负收益的不自然,但从今年开始随着海外市场的回暖,结构型财富科技商品再次受到青睐,特别是与股价挂钩的产品成为近期市场的中心。 最近,4家外资银行意外推出了股权或基金结汇结构性财富科技商品,其中明星展银行发行的1年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为22%,母公司为spdr黄金基金。 根据该产品证书,根据注意期内基金的涨幅、决定收益率,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如果涨幅接近也不超过20%,理论上可以获得22%的最高年化收益率。 涨幅超过20%时,将获得5%的年收益。 如果在收盘价日低于初始价格,收益只能为零。
其他3家银行汇丰、东亚和法兴发行的结构性财富科技商品的最高年化收益率也分别达到12%、14.5%、11.5%,而且挂钩目标与股市相关。 这些与目前市场上中资银行发行的同一一年期左右,预期收益均为5%-6%的财富科技商品相比,明显更具吸引力。
投资观察收益风险为零
汇丰季度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全球基金经理对大中华区今年一季度股票表现最乐观,56%的受访者表示将增持大中华区股票。 根据这次调查,超过一成的基金经理将对相关地区股票的前景从中立转移到了增资上。 受此影响,与大中华区股指挂钩的结构性财富科技商品成为近期市场主要产品,发行量开始上升。
但是,“冰与火焰连接两天”是结构性财富科技商品的最高形容词,追逐利润只会以不可挽回的结果告终。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外资银行财富科技商品收益巨大损失的信息层出不穷,同时遗毒至今,其中许多都是结构性财富科技商品。 “一般对外普及时,银行会以最高的期望收益率吸引顾客。 一些粗心的投资者往往到了路上惹麻烦。 因此,购买这类产品时,必须明确投资标的和结构设计这两个基础面。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理财师陆艺告诉记者,在购买结构性财富技术商品时问到的这两个问题,目的是让投资者明确了解结构性财富技术商品最差时的收益状况,以及该产品在获得预期收益率时需要满足的条件。
另外,对于与股价指数相结合的结构性财富技术商品成为近期市场中心的现状,陆艺认为,仔细观察股市前景是首要原因。 但是在投资之前,必须考虑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是否与产品的风险水平一致。 “一般来说,结构化产品的证书会列出几种情况下可能的收益率。 投资者在购买之前,应该考虑如果发生了最坏的情况,自己是否能接受。 如果一两年后产品收益为零但自己能接受的话,可以考虑购买。 ”
标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22% 提防“出现最差的情形””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jj/9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