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83字,读完约6分钟
在保本保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与中长时间定期存款之间究竟该怎么选择?这道选择题的背后,其实是银行揽储暗战的升级。“我们银行中长时间
保本保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和中长时间定期存款之间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在这个选择题的背后,其实是银行隐藏战的升级。
“我们银行中长时间存款利率早已上浮10%至央行规定的上限,而五年期存款利率虽然没有上浮,但是实际上可以通过理财产品做得比上浮至上限后还要高”,昨日某股份制银行北京网点的顾客经理在《证券日报》记者暗访时表示。
该客户经理说的理财产品高于存款利率,具有可比性的是,合同中确定理财产品保证本担保的收益,其保证金收益率比同期基准存款利率( 4.75% )增加0.6个百分点至5.35%,这是显而易见的。
揽储战“半遮半掩” 中小行中长时间利率上浮至顶
虽然存款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到来,但商业银行的招商引资战依然如火如荼。 去年,商业银行为了允许央行两次降息和浮动存款利率,选择浮动短期存款利率,但中小银行浮动名列前茅,五大银行略有宽裕,各银行多次针对中长时间存款利率重复央行基准利率。
然而,经历了6月份的“钱荒”,商业银行“抢钱”的意识开始增强,中长时间存款利率也成为存款行业最后的战场。只不过,这场揽储战还有些“半遮半掩”,多个股份制银行是以优惠活动或者新开户vip顾客的形式发起的。
光大银行日前在北京地区开始了存款优惠活动,即日起至9月底,2年期、3年期、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此前的3.75%、4.25%、4.75%至4.125%、4.675%、5.125%近5.125% 另外,去年8月上调了2年定期存款利率的平安银行,最近3年期、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也上浮了10%以上(平安银行上浮10%是以存款金额达到20万为前提的)。 广发银行也在北京地区开始了短期定期存款利率优惠活动,目前2年期、3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都上升了10%,但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暂时没有浮上水面。 另外,8月11日,华夏银行客户经理向本报记者表示:“如果单一期限的存款额超过10万元,可以申请利率到顶,但客户需要提前申请后办理,银行方面肯定可以审查批准。”
城商行方面,利率上浮得似乎更为直接。从今年1月中旬起,宁波银行就已经将各档存款利率大多上浮至顶。其他城商行也大多早已经实行全面上浮至顶的利率标准。
但是,截至8月11日,五大行依然按兵不动。 访问官网,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银行,比全年定期存款利率上浮约8.3%,为3.25%,其他中长期存款利率维持基准。
理财产品“暗战” 保本保收益叫板长时间存款
“我们银行的长期存款利率早就上升了10%,达到央行规定的上限,但5年期存款利率没有上浮,实际上可以比用财科技商品上浮到上限后还要高。”近日,某股份制银行北京网点的客户经理发表了本报记者的
据本报记者进一步了解,该顾客经理所说的理财产品比存款收益率高,还并非简单地比较收益率,而是将风险和收益一并做了针对。
理财产品之所以可以与存款进行比较,是因为理财产品的合同中确定了本保益。 该客户经理表示,该银行持有的收益率比同期基准存款利率( 4.75% )增长0.6个百分点为5.35% ),明显高于10%上限的存款利率) 5.225%,上升12% 更重要的是,在该产品存续期间,如果央行降息,其收益率不会下降(这几个与定期存款相似),如果央行加息,其收益率也可以增加(这几个明显优于定期存款,目前的
顾客经理表示,该款产品是今年5月开始发行的,销售门槛设定为10万元,目前并未设定销售的截止期限,该款产品还有一个三年期限的,同样是保本保收益率,其最低收益率是在目前央行公布的三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增加0.5个百分点,相当于上浮了16.67%。
一位股票银行领域的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存款利率的收益率上升区间无法突破,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以由银行自行明确。 因为这家银行选择这种方法比较灵活有效。”
“在市面上,5年期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并不常见,银行通常也不会主动推介,除非顾客询问,银行才会告知有此类产品”,一位银领域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这类产品在银行官网甚至都不容易查询到”。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的保本保益财科技商品比例仅为2成,理财期超过2年的产品比例仅为1.22%。 简单估算一下,期限在2年以上,保本保益的财富科技商品比例只有0.25%左右,5年期的产品数量自然也会更少。
商业银行提前 为存款利率市场化热身
高收益率理财产品的潜力来自哪里,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玩法”。
从当前理财产品快速发展特征来拆析,收益很高的银行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规模比例很高,这类银行首要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快速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商行(不过,目前投资非标资产受到银监会“8号文”的严格规范,此类产品的空间已经比较有限);其次,需要通过提高定价来吸引投资者,这类银行多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的城商行或者农商行,这类银行最需要通过价钱战实现“出类拔萃”,而且其其他方法揽储的资金价钱也比很高,理财产品反倒可以“名利双收”;再者,通过收益结构的设计来使投资者能够获得更高的风险溢价,这类银行多指以结构型产品为主打的外资银行,但是这类产品能否实际达标往往存在很大的变数,投资者不可轻信。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小银行由于受到顾客数量、网点数量等客观因素影响,想要抢占市场确实是不太容易与大型国有银行“硬拼”。因为此近年来,中小银行不仅在存款利率上选择将利率上浮到顶等方法吸引顾客,在理财产品上,也是花大力气在收益率上。其实很多时候一点小银行的理财产品投向和大行都是一样的,只是他们更加愿意拿出越来越多的利润来吸引顾客。换句话说,牺牲一些利润换取越来越多的顾客和资金,这符合目前银领域规模制胜的“生存法则”。(ccstock)
标题:“保本保收益理财产品“掩护”高息揽储 存款利率上限被隐性突破”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jj/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