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6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4月单月,前七大寿险企业合计总保费收入同比实现两位数(约17%)的强劲增长,首要因银保新单合计保费同比增速高达35%
今年4月单月,前七大寿险企业合计总保费收入同比实现两位数(约17%)的强劲增长,首要因银保新单合计保费同比增速高达35%,而个险新单合计保费同比增长亦达到14%
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曾经受到银行理财产品冲击的银行保险业务,现在开始了悄然的翻船战。
上海证券报昨日从权威渠道获悉,今年4月单月,前七大寿险企业银保新单保费收入,合计出现同比35%的大幅增长。其中,上市企业中国人寿 、中国平安 、中国太保 、本保险 4月单月银保新单同比增速分别超过:60%、-20%、30%、50%。
长期衰退的银保路线,乍一看呈现出全面变暖的曙光。 背后的逻辑是,银监会“8号文”落地后,银行财科技商品价格一起下跌,银保产品强势出炉。
银保新单规模“咸鱼翻身”
近年来,银行扩大了销售理财产品,对银保产品产生了明显的挤出和替代效应。 全领域银险保费收入连续下跌或负增长,哀鸿遍野。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今年3月下旬,旨在进一步规范银行理财业务的银监会“8号文”落地,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由此降温。不同投资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出现环比下滑。这令其与银保产品的收益率差距逐渐缩小。
微妙的变化已经反映在具体的销售中。 本报获悉的权威数据显示,今年4月单月,前7大寿险企业合计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强劲增长2位数(约17% )。 主要原因是,银保新单的合计保险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保险新单的合计保险费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
尤其是四家上市保险企业,在个险新单继续呈现弱复苏的并且,银保新单表现强势逆转。4月单月,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本保险的银保新单同比增速,分别超过:60%、-20%、30%、50%。
4月单月银保新单逆势推进的背后驱动力,一是银监会“8号文”后,银行的财科技商品价格一齐下跌,间接以银保销售产品为盈利。 二是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银保费用大幅下跌。 这是因为从去年4月开始,比前一年基数低。 在主流投票中,受这两大因素的推动,银保渠道的全面回暖预计将持续到今年年底。
不过,高保费并不等于高利润。据记者调查了解,有多个寿险企业银保规模快速增长,但“含金量”却很低,甚至会显着增加保险企业的负债价钱。但也有业内人士持不同看法,认为尽管银保产品利润率不高,但规模提升后可摊平固定费用率以提升个险产品利润率,利于新业务价值的提升。
给付压力提高保险费规模
银行理财业务趋严的监管政策,从客观上助推了银保渠道的趁势而起。事实上,从主观来说,保险企业也有进一步做大寿险新单规模的动力。“由于今年寿险领域较重的满期给付压力,因为此,保险企业需要提升保费规模以缓解现金流压力。”一家寿险企业负责人直言不讳。
有点人寿保险企业希望增加投资以实现保险费收入的快速增长。 根据最新迹象,寿险企业已经通过银保渠道推出了投资具体资产项目计划的新型万能保险产品,这些产品的结算利率达到5%左右。 一家寿险企业推出了快退型分红保险新产品,产品预期收益率高,对投资者也很有吸引力。 这些新产品的推出,对所在企业银保新单增速的牵引力不可缺少。
“这证明,目前寿险产品的诉求仍比较旺盛,如果产品吸引力高仍可推动保费大幅增长。与此并且,代理人团队管理较好的企业未来在个险渠道的竞争力依然较强,如平安、太保等未来个险新单增速仍可期待。”基于此,主流投行人士认为,今年二季度寿险保费收入将会显着改善。
就整个保险领域来说,“寿险向上、产险向下”的格局已然凸显。由于受到车险增量枯竭、领域竞争加剧及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多重影响,产险承保利润出现明显下滑。在此格局下,四家上市保险企业或因各自业务占比不同,而出现业绩分化的现象。
标题:“8号文重构理财产品格局 银保借势4月乍现回暖曙光”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jj/8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