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94字,读完约5分钟
近来黄金市场可谓云谲波诡,国际金融机构大举做空黄金,诱发越来越多卖盘涌入市场,金价一度创下近两年来新低;另一方面亚洲黄金爱好
近来黄金市场可谓云谲波诡,国际金融机构大举做空黄金,诱发越来越多卖盘涌入市场,金价一度创下近两年来新低;另一方面亚洲黄金爱好者凭借着强大的购买力,逐渐成为了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同在黄金市场内,不同群体面对同样的价钱(在此忽略跨市场价钱的细微差异)表现出迥异的反应,引发了公众和媒体的广泛热议。而笔者试图通过经济学中的诉求和供给理论,解读近期黄金市场上的种种现象,并进一步探讨黄金的商品和金融双重属性以及黄金定价权归属的问题。
在黄金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中国、印度的民间掀起了黄金收购的高潮。 这种异常现象让黄金市场空的头脑非常困惑,他们似乎不以逆势而动的投资逻辑为习性。 那么问题在哪里? 我们认为,用投资逻辑解释花钱的行为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抢购黄金的行为并不容易理解。 西方经济学诉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件物品的价格会上升,对该物品的诉求量会减少;一件物品的价格会下降,对该物品的诉求量会增加。 因此,黄金价格从1500美元/盎司的上方暴跌到1300美元/盎司附近,市场对黄金的诉求量增加。 另外,在亚洲买黄金的人大多喜欢黄金饰品,黄金饰品是奢侈品,所以诉求很大。 所以,黄金市场近期诉求激增的情况不足为奇。
与花费市场不同的是,在金融行业中,投资品在价钱上升(下降)行情的初、中期,市场交易量一般会呈增长趋势。这一特征可以在全球各国的股市上得到充分的验证,而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亦有如上特征。因为此可知,投资者与客户在面对价钱波动时,会展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应。
另一方面,由于黄金兼具商品和投资的双重属性,黄金市场的情况有些复杂。 我们笼统地谈论黄金市场时,往往忽视了黄金支出市场和投资市场的区别,混淆了顾客和投资者的行为方式。 最近黄金市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也是因为两个集团行为模式的不同。 黄金价格跌破1500美元/盎司后,投资者不仅纷纷减少了黄金资产,还增加了黄金的空头寸。 相反,顾客在黄金价格大幅下跌的时候,争先恐后地抢购黄金饰品。 长期以来,这种现象同样存在。 2002年至黄金十年牛市期间,全球投资现货金条诉求量从最初的232吨迅速上升到1209吨,涨幅超过500%; 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合约持仓量也从2000万盎司上升到4000多万盎司。 但与此同时,全球对黄金饰品的诉求量从2662吨降至1973吨。
接下来的问题是,投资群体和花费群体,谁会主导黄金的定价权?随着现代科技与金融革新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商品现货交易标准化、电子化和全球化的趋向愈发明显。地域性的实体交易场所,被国际化的商品交易所取而代之,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价值发现的功能。而标准化合约的金融衍生品比旧时的现货订单更易在市场中流转。低廉的交易价钱也令商品的短期投机成为了可能。这无疑吸引了不以获取实物为目的,意在博取价差的投资者的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商品的定价权也逐渐由商品生产商、加工商以及客户让渡到金融市场的交易者手中。
目前,全球黄金定价权集中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 从交易量来看,全球三大商品和黄金交易所全年的黄金交易量分别为15.5万吨、1.6万吨、1.5万吨,而同期全球制造业的诉求仅为2759吨。 这也决定了投资者的行为主导黄金的价格。 此外,从微观上看,金店在销售黄金饰品时,定价主要由基准黄金价格和加工费两部分组成。 前者一般采取交易所报价系统提供的数据。 这从侧面反映了目前黄金在市场上的价格形成机制。
那么,投资者的行为又怎么影响金价和黄金市场呢?回到供给与诉求曲线。当黄金的供给增加后,供给曲线会向右平移,供给曲线与诉求曲线的交点也发生变化,并且均衡价钱随之下降。不过回顾过去十年,全球黄金的供应量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似乎缺乏足够的供应量推动供给曲线右移。但如果将黄金衍生品所带来的“供应量”考虑其中,则结果与现实情况相符。在4月12日,美林等机构投资者在纽约期货市场一天抛出400吨的黄金期货,相当于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4,从而推动供给曲线向右侧平移,黄金的价钱也因为此回落。所以在我们对黄金的供给与诉求进行拆析时,不应忽略衍生品市场带来的一些变化。
综上所述,由于黄金集商品和投资属性于一身,使得黄金市场参与者不仅包括实物金的供需双方,并且也吸引了投资者的加入。而二者行为的差异增强了黄金市场的多而杂性。但随着商品金融化的深入,投资群体也最终主导了黄金的定价。
标题:“黄金市场花费与投资行为的差异”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jj/7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