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1字,读完约5分钟

销售方法:电话短信一哄而上 刚性兑付“口口相传”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增长约2.75万亿元,较去年年底增幅近40%

销售方法:电话短信一哄而上 刚性兑付“口口相传”

今年上半年,银行的财富科技商品结余增加了约2.75万亿元,比去年年末增加了近40%,但去年全年只比上年末增加了55%。

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正在逼近(甚至也许已经在今天突破了)10万亿元,然而迅猛增长的背后,其销售产品方法却十分野蛮。

“我们银行的理财产品没有承诺以合同保证收益,但一定能保证你的收益。 银行怕投资者闹……”,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的客户经理在证券日报记者的电话采访中如是说。

在年投资者还是要靠“秒杀”才买得到的银行理财产品,如今销售方法已经沦落至依赖短信群发、电话骚扰、甚至销售误导等方法“推销自己”,而这种销售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理财产品的风险。

财务技术商品的规模

迈向10万亿元

近日,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在公开场合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银行财富科技商品规模达到9.85万亿元,2007年仅为5000亿元规模。 他还表示,资本压力也要求加快资本工具创新,充分利用信贷资金存量,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

“理财产品规模近10万亿 野蛮销售方法屡见不鲜”

另据本报记者查询到的权威数据,年商业银行共发行8.91万款理财产品,年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4.59万亿元。截至年年底,全国共有233家银领域金融机构开展了理财业务,共发行理财产品32152只,理财资金余额为7.1万亿元,从销售产品渠道来看,通常个体理财产品余额占整体余额的62%,机构顾客和私人银行顾客专属产品分别占32%和6%;从产品收益类型来看,保证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的余额分别占整体余额的10%、20%和70%;从理财资金投向来看,大约有34%投向了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21%投向了存款,30%投向了信贷类资产,11%投向了权益类资产等。

“理财产品规模近10万亿 野蛮销售方法屡见不鲜”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商品余额增加约2.75万亿元,比去年年底增加近4成,但去年全年仅比上年末增加55%。 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的财富科技商品规模仍在加速上升。

野蛮销售方法

并不少见

“**您好,为您推荐我行理财产品,92天收益率……”,这种能够披露出顾客全名、可谓是精确投放的理财产品推销短信从去年以来就被银行密集发送着。

“最多的时候,一天会收到银行发来的5封理财产品垃圾邮件”。 刚买房就背上百万元房贷的小李向本报记者表示:“没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但每天都会收到这样的邮件。 即使想拒绝也不知道在找谁”。

而刚刚由东北到北京快速发展的王女士则更为气愤,“我还没来得在北京办理银行卡,还不是任何一家银行北京分行的顾客,却也能收到这种指名道姓的推销短信,显然是有人把我的新闻向银行泄露了”。

“真奇怪,接到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委托我销售理财产品。 我确信我不再需要了。 他果然还是‘献身’地又用邮件给我发了关于理财产品的消息。” 专业太太魏先生因为需要照顾婴儿,对这种骚扰特别气愤。

如果说电话和短信的过度推介更符合被定义为骚扰,那么口头承诺收益则可以明确为违规了,而且这种口头承诺显然增加了理财产品的风险——使得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人可能购买风险相对很高的产品。

“我们银行的理财产品没有承诺以合同保证收益,但一定能保证你的收益。 银行害怕投资者会闹起来。 我不能忍受超过5人骚扰银行”。 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的客户经理在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中这样说。

银率网今年3月公布的对比银行服务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除代销产品类的误导外,在银行自营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也存在误导现象。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有31.4%的客户经历过误导现象。误导现象中,回避或弱化理财产品风险排名第一,其次为夸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第三是推销与自己诉求不符的理财产品。和去年的调查相比,夸大理财产品收益现象占比排名则由年的第三位提高至年的第二位。据银率网调查,在回避或弱化理财产品风险这一误导现象中,中信银行居第一,邮储银行位居第二;在夸大理财产品收益而造成的误导中,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分别位列前两名。在银领域务人员推销与客户风险不匹配的理财产品误导现象中,邮储银行、中信银行位居前两名。

“理财产品规模近10万亿 野蛮销售方法屡见不鲜”

此外,有11.3%的客户表示,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未对产品文案做任何介绍,在理财销售产品过程中的风险揭示方面,有30%的客户表示,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未进行任何风险揭示。(ccstock)

标题:“理财产品规模近10万亿 野蛮销售方法屡见不鲜”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jj/6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