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团市委联合青岛大学“返家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主题调研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投身家乡建设,近日,寿光团市委联合青岛大学返家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主题为“‘菜篮子里的科技密码’——打造智慧农业新模式”的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促进新时代背景下的农业生产发展,同时,为返家乡大学生提供深入了解家乡农业、发挥专业所学的平台。

                                                               第一站:三元朱村村史馆

       实践团队首先参观了三元朱村村史馆。三元朱村是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1989年,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带领17名党员,试种冬暖式蔬菜大棚成功,由此掀起了一场遍及全国的“绿色革命”,结束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开辟了一条以蔬菜产业化为龙头,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近年来,三元朱村成功将蔬菜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寿光蔬菜生产的机会。通过参观学习,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三元朱村几十年的发展变迁和农业创新历程。

第二站:瑞景家庭农场

       随后,实践团队赶赴瑞景家庭农场,实地参观现代化冬暖式大棚。农场主要种植茄子、黄瓜、苦瓜,同时装备了智能卷帘机、水肥一体机、自动打药系统,还有互联网监控系统,对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手机APP操控智能设备,大大减少了用工。在这里,他们与专业种植户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冬暖式大棚采用的控温技术、自动化打药等科技手段。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产品从种植采摘到打包发往全国各地仅需几小时,实现了产地直发,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新鲜度。实践团队成员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为当地种植户提供了有益的发展建议。

                                                               第三站:三木种苗有限公司

       实践团队随即走访了三木种苗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瓜菜遗传育种及新品种、新技术开发与推广,是中国种子协会AAA级信用等级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拥有自主选育品种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70个、品种审定4个、发明专利6项,参与制定山东省行业标准6项,承担了“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良种工程”等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2项。通过企业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团队成员了解到近年来该企业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解决了诸多农业生产中的“卡脖子”问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第四站: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本次调研的最后一站来到了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园区应用新型温室建造技术,积极推广采用新型日光温室、环境精准调控、天敌昆虫生物防治等技术,集成应用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和寿光最先进的设施农业装备、生产管理工艺和优良品种,与传统的日光温室相比,土地利用率提高3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园区使用了集展示、推广、智能化生产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涵盖了全流程可追溯智慧监管、农产品价格实时监控、农业种植技术等系统。通过调研学习,团队成员对寿光的农业发展水平有了更直观地认识。


















       本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校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向大学生展示了家乡农业发展得更多可能。通过实地调研,大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的魅力,纷纷表示将发挥自身所学,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下一步,寿光团市委将继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为更多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


标题:寿光团市委联合青岛大学“返家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主题调研活动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kx/39163.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