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6字,读完约4分钟
白玉县洞拖村:创新“三三”工作法打造社会治理德治教化新高地
白玉县灯龙乡洞拖村以“革除陋习、培树新风”为抓手,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培育时代新人,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探索创新“三三”工作法,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德治教化新高地。
组建三支队伍,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组建洞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志愿者服务站,成立第一书记任站长、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任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从村贤人才、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村医、村干部、农牧民党员、致富能手等人群中组建了一支30人的志愿服务队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帮扶弱困、文明劝导、义务清扫、政策宣传等活动,把志愿服务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场次,解决群众困难23件。组建了一支20人的懂灯龙文化、能歌善舞的文化文艺队伍,充分发挥农牧区文化能人和文化骨干引领示范作用,常态化开展文化文艺技能培训5次,参训200余人次,举办灯龙锅庄、快板等文化文艺表演5场,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组建一支20人的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伍,深入挖掘唐卡画师、文化人才、格萨尔说唱、手工艺等民间艺人,举办传统技艺培训班2期,培育文化传承人110名。
深化三类活动,引领社会良好风尚
深化传统节日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以洞拖村“雅喜”民俗活动为载体,在“春节、藏历新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常态化开展文化体育、文化娱乐、农村电影放映等活动16场次。深化典型推树引领。以“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为抓手,开展先进典型推树活动,评选文明家庭16户、最美家庭1户、“灯龙好人”1个。充分利用好人榜、善行义举榜等,张贴先进典型宣传16期,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向上向善、见贤思齐。深化爱国主义情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进户为契机,依托农牧民夜校、村民大会、“群众坝坝会”,组织开展升国旗、缅怀革命先烈、观看红色电影、开展普法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6场次,不断强化“五个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抓实三大工程,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抓实制度保障护航工程。按照《四川文明村镇测评体系》,结合村情、民情和民风、民俗,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文化文艺活动及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妇女互助会“一约五会”等相关制度机制,明确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流程,压紧压实乡、村两级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文明村镇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职责任务,召开专题会议3次。抓实陋习综合整治工程。利用“红黑榜”和“七好”“星级户”的评选和奖惩,实行标准积分制,以每月统计、每月通报的形式,开展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排等环境综合治理12次,抵制天价彩礼和婚丧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12次。通过“一月一评一统一公示双向积分评定”模式,创建“洞拖村道德银行”,达到干部村民双向监督,上下德治的目的。抓实核心价值培育工程。由县委宣传部统一设计制挂星级文明户标示牌,完成洞拖村77户“星级文明户”挂牌任务。深入开展党员戴党徽、团员戴团徽、少先队员戴红领巾“两徽一巾”“亮明身份”主题实践行动,实现户户挂国旗、户户挂核心价值“唐卡”画。组织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征集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故事10个、谚语10条,用身边人、身边事来阐述其家庭或家族的家风。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全村创建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成效明显,逐步形成了全民争当模范、全村开展治理、齐心创建文明、共同培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素质显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为建设更高水平“文明白玉”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共白玉县委宣传部 周丽婷、谭新波)
标题:白玉县洞拖村:创新“三三”工作法打造社会治理德治教化新高地
地址:http://www.whahsh.net/wmszxw/14200.html